台灣和日本之間雖然沒有邦交,但民間交流活動一向很熱絡,不但台灣人愛到日本旅遊,就我這幾年在機場觀察的結果,日本人會自助來台的也不少。

 

團體旅遊先暫且不說,若想知道日本旅客對台灣的感覺,我想還是看自助行的日本客討論會比較深入和貼近台灣現實吧!

 

好奇之下,我有時也會去看看日本的旅遊相關網站,當然以我的日文程度沒好到可以通篇看得懂,不過在翻譯軟體的幫助下,大概可以了解個六、七成?()

 

在諸多討論中,有一則討論引起了我的興趣,那就是日本人對於台灣的「讓座風氣」感到有些意外和驚訝,因為在日本,讓座並不是常見的事情。

 

這個話題,在台灣某些版也曾引起討論,但有趣的是,兩個不同國籍的人民觀點中,對於「讓座」的看法和出發點竟有如此大的差異。

 

比如說大部份台灣人如我,因從小的教育使然,會認為在公車或電車上讓座給老人家或孕婦是件天經地義的事,甚至成為了一種反射動作,看到類似目標就自動起身,而這種習慣帶到了日本,卻變成了一種另類()舉動。

 

每次我自助到日本旅遊時,在巴士或電車上讓位給老爺爺老奶奶,他們總是一開始會驚訝又客氣的推辭,經過幾次的拉距後,才感激的90度彎腰鞠躬說謝謝,那麼慎重的感謝和周圍日本人的不解眼光反而把我給嚇到了…欸?我是做了什麼天大的好事或怪事嗎?

 

 

幾年後,也慢慢的了解日本的風氣,日本通勤族多、且通勤時間長,動不動就一小時以上的車程是非常普遍的事,早上得早早出門、晚上下班下課都很累了,自然會希望在車上小睡一下,車廂內睡成一片的情節是一點都不誇張,連拉著吊環搖搖晃晃的都能睡著,我到現在都還很納悶日本人睡成那樣為什麼還能在到站前自動醒來?

 

再來就是日本人一向很注重群體,不喜歡自己和別人不同,在大部份情況下也不希望自己成為眾人的目光焦點,有些日本人還認為既然敢買那麼多東西或敢去坐車,自己就要有可能得提著重物但沒位子或搖搖晃晃久站的心理準備,在日本的國情和文化中認為這很正常,不管年輕人或老年人都一樣。

 

而對於台灣人的讓座風氣,在日本人的觀點中,雖然會感到很訝異和不解,但大都還是偏向好評的,會覺得台灣人很善良、人很好…之類的。

 

可是…隨著年紀增長,我這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卻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,只因讓座這項行為和所代表的意義,似乎已經有些扭曲了。

 

 

怎麼說呢?之前有一次外出坐公車時,中途有老人家上車,較靠近車門一位站著的小姐在迅速環視了一眼發現沒座位後,就馬上拍醒了坐第二個單人座的高中生,對他說:「同學,可以讓座給這位奶奶嗎?」

 

那位高中生剛醒,一開始有些茫然,後來眼神恢復清醒並看了一眼後,倒也二話不說的就把位子讓出來,結果老奶奶也才坐了一站就下車了,後來那個位子空著,高中生和小姐也不好意思去坐。

 

那時我不禁想著一個問題:在沒有人自動讓座的情況下,為什麼是要那位學生讓而不是其他人讓?因為他距離車門較近嗎?還是因為他是年輕學生所以認為他理應能久站?

 

又,自動讓位又是“誰比較應該自動”?靠近車門的越該讓?坐在後排的我和其他人就理所當然的先觀察前面沒人讓我們再讓嗎?

 

想想,又覺得不對勁,說什麼“應不應該”本就有點問題,讓座是種體貼的行為,但不是義務,一般人又要怎麼去判斷“資格”呢?

 

可能也很多人在網路上看過一些小故事,比如說被許多人批評不願讓座的年輕人,結果下車時大家才知道他原來是殘障人士,然後才對自己的“路見不平”感到愧疚不已。

 

 

當初看到此類事件時,心裡也會有有一個疑問:為什麼車上的眾人可以這麼理直氣壯的去批評沒讓座的人呢?就因為他比較年輕或“看起來”很健康嗎?

但是有些人的身體缺陷和當天的身體狀況是外表上很難判斷的,台灣人的“仗義勇為”是否也常在無意間變相成為一種集體性的“欺凌”呢?

 

另外還有一點很耐人尋味之處,就是這類“仗義勇為”和自願讓座的情形多見於沒有固定座位的公車和火車上,但若是票價較貴的對號列車,上述情形發生的機率就少了許多,“美德”也可用金錢來衡量?頗令人深思對吧?

 

 

所以,我現在也只有在自己作得到的範圍內讓座給需要位子的人,畢竟很多事情,不是能簡單的用有沒有同情心或道德來歸納的啊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nget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